物品區(qū)辨練習——提升認知能力的基礎訓練
我們教孩子認識物品的時候,通常會先讓他了解這個物品,例如呈現(xiàn)給他看或者觸摸,然后向他輸入物品的名稱。
如果孩子能夠聽從我們的指令,在一堆物品中成功指認出某個物品,那么可以說明孩子對那個物品是已經(jīng)有了一定的認識了。之后我們就可以嘗試教孩子命名這個物品。
這個練習要如何進行?
開始進行這個練習時,家長要先準備好教材,假設家長想要孩子認識香蕉,家長可以準備一個香蕉,一個杯子。
剛開始練習時,教材不要放在孩子太遠的地方,最好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,他伸手就能夠拿到。
1、把香蕉和杯子放在孩子面前,確定好孩子的強化物。
2、獲取孩子的注意力后下指令說:“給我香蕉。”然后伸手準備好接住物品。
3、如果孩子能夠獨立地伸手去拿香蕉,并且放在我們的手上,就可以給他強化。
4、如果孩子還沒有建立選取物品的指令控制,不會去選取物品,家長就要立即輔助他選中香蕉,并且把香蕉給到我們的手上。期間還要向他輸入“給”這個概念。
5、如果孩子不認識香蕉,拿錯了?;蛘呤悄脤α?,但是沒有給到我們手上,而是自己拿著玩。這些情況都是需要家長輔助的。家長可以重新下一次指令,然后馬上輔助,可以用手指指著香蕉提示孩子,或者直接手把手輔助孩子去拿,并且給到我們手上。孩子完成后再給他強化。
6、之后的練習再逐漸加入其他教材,讓孩子在其中選取香蕉。當這個練習目標比較穩(wěn)定后,就可以泛化教材了,可以用香蕉的圖片來練習。
練習時要注意:
1、如果我們的指令是“給我XX”,那么孩子就要完成選中物品,然后將物品給到我們手上這個過程。所以,不要在孩子選中物品時就急于強化他,而是等孩子把物品放到我們手中再給予強化。
2、剛開始練習時,我們呈現(xiàn)給孩子的教材不能太相似,最好是顏色和形狀都不相同。如果兩個物品相似難度就會變大。我們可以等孩子反應比較穩(wěn)定時再加入相似的物品,增加難度。
3、一般來說呈現(xiàn)的教材越多,難度就會越大,我們可以根據(jù)孩子的能力情況來調(diào)整呈現(xiàn)教材的數(shù)量。
4、要拿取的物品跟孩子的距離越遠,難度也會越大,所以剛開始時,都會在孩子面前呈現(xiàn)教材來練習。孩子的反應比較穩(wěn)定之后,就可以增加孩子與物品的距離來提高難度了。